小麦散黑穗病病株抽穗略早,初期病穗外包一层灰色薄膜,病穗抽出时膜破黑粉状孢子飞散,只留下穗轴和少量残留于穗轴的黑粉。健康小麦开花时正赶上病株孢子飞散,孢子经花器侵入小麦,并以菌丝体潜伏于种子胚部。病菌在种子内长期存活,并借种子传播。带菌种子外观正常,可正常萌发,菌丝体随小麦生长点向上发展,最终在穗部表现症状。
小麦腥黑穗病病株较健株矮,分麋多。病穗短而直;颜色较深,开始为灰绿色,以后渐变为灰白色。颖壳外张,露岀病粒。病粒短肥,外包一层灰褐色薄膜,里面充满黑粉(冬孢子)。病粒内的黑粉有一种腥臭味。小麦脱粒时,病粒破裂,冬孢子飞散黏附在种子表面,或者在粪肥、土壤中长期存活,传播为害。因此,其传染源为种子、粪肥和土壤。小麦播种后发芽时,病菌孢子也萌发产生菌丝侵入幼苗,菌丝随小麦植株生长;最终破坏籽粒,形成病粒(菌瘦)。
小麦秆黑粉病自幼苗至抽穗期均可发病,但拔节之后症状明 显。发病部位主要在小麦秆、叶鞘和叶上,少数发生在穗部,病部初表现灰白色条纹,逐渐隆起,颜色变深,最后表皮破裂,散出黑粉(厚垣孢子)。病株矮小,分藥多,叶卷曲,多数不抽穗而枯死,少数能抽穗,但穗卷曲,不结实,或结实但籽粒秋瘦。病残体落入土壤,或少量混入种子和粪肥,成为来年的侵染源。小麦播种出苗时。病菌孢子萌发侵入芽鞘,进入生长点,随小麦生长进入植株各部分,次年春季表现症状。
1. 搞好检疫
留用无病种子,把好种子带菌关。
2. 农业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实行水旱轮作,调整播期,适当浅播,不用 病残体滙肥等措施,都可减轻发病。
3. 药剂拌种
利用内吸性杀菌剂拌种,无论对种传、土传和粪肥传播的黑穗病都有很好的防效。可用20%粉锈宁乳油按种子量的0. 15% 拌种,或用15%三哩酮可湿粉按种子量的0.2%拌种,或用 12.5%烯哩醇WP按种子量的0.3%〜0.5%拌种,或用20%萎锈灵按种子量的0.2%〜0.3%拌种,然后正常播种。但必须注意控制用药量,以免影响出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