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科普丨小麦条锈病
时间:2023-03-09 14:59:00 来源:未知 点击:次
小麦条锈病曾多次在我国范围内大流行,引起严重的产量损失。小麦感病品种在中度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大流行年份减产30%左右,特大流行年份减产高达60%以上,严重田块甚至绝收。
一、症状
条锈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叶鞘、茎秆和穗部。病叶上先形成退绿斑点,后逐渐形成隆起的橘黄色疱疹斑(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椭圆形,鲜黄色,与叶脉平行排列成整齐的虚线条状。后期寄主表皮破裂,散出鲜黄色粉末(夏孢子)。小麦近成熟时,在病部出现较扁平的短线条状黑褐色斑点(冬孢子堆),表皮不破裂。在小麦幼苗叶片上,病菌常以侵入点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形成同心圆状排列的夏孢子堆。
二、发病因素
1. 品种抗病性。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是条锈病流行的必要条件。小麦品种对条锈病的抗性分为小种专化抗病性和非小种专化抗病性。我国历年培育和种植的抗条锈病品种多数具有小种专化抗病性。小种专化抗病性品种的单一化大面积种植可产生定向选择效应,使病菌的某些对抗病品种致病的稀有小种逐渐成为优势小种,造成品种抗病性的丧失,引起病害流行。非小种专化抗病性对病菌生理小种无专化性,抗病性持久且稳定。目前发现的对条锈病的非小种专化抗病性有慢锈性和高温抗条锈性等。慢锈性主要表现为减慢病害流行速度,由多个微效基因控制,实践中难于鉴定和应用。高温抗条锈性是小麦品种在相对较高的环境温度下表现的一种抗病性,受主效基因控制,易于鉴定和利用。我国已发现一些高温抗条锈性的品种(系)。
2. 菌源。在种植感病品种的前提下,如果秋苗发病重,冬季又比较温暖,就有较多的带菌病叶顺利越冬。凡当地有越冬菌源的地区,在温度、湿度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病害发生早且重;如病菌在当地不能越冬,则异地越冬菌源通过远距离气流传播侵入本地区,造成小麦生长中后期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小麦条锈病菌的传播距离可达800〜2400km,距菌源地越近,发病越重。
3. 气象因素。冬季温暖,病菌越冬率高;早春气温偏高,春雨早,之后又多雨,则病害在早期即可普遍发生,并持续发展,造成病害早流行和大流行。
三、综合治理
1. 种植抗病品种。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条锈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在利用小种专化抗病性品种时,要根据生理小种的种类及数量分布,进行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尤其要注意避免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在一个地区,轮换种植具有不同抗病性基因的抗病品种,或同时种植具有不同抗病性基因的多个品种,使抗病性基因多样化,延长抗病品种的使用年限。另外,还可以培育和利用聚合品种(将多个抗病性基因聚合在一个品种中)、多系品种(抗不同生理小种的多个品系的组合)或多抗品种(抗多个小种,或兼抗其他病害的品种)。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减轻病害的重要辅助措施,其主要目的是控制秋苗菌源和春季流行。三唑酮是目前普遍使用的防治锈病的有效药剂。在秋苗常发病区,用种子质量的0.03%(有效成分)拌种,播种后45d仍保持90%左右的防效(注意超过药量易发生药害,会降低出苗率)。也可用烯唑醇等药剂拌种。秋苗发病早的地区或田块,每公顷用三唑酮60〜120g(有效成分)对幼苗喷施。拔节至抽穗期,病叶率达20%左右时,及时施药消灭发病中心或进行全面防治。可根据品种抗病性不同确定每公顷用药量(有效成分):高感品种135〜180g,中感品种105〜135g,慢锈性品种60〜90g。一般施药1〜2次,如果流行时间早,流行速度快,品种又感病时,则需喷药2〜3次。
3. 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播种,避免过早播种,以降低秋苗发病率,减少早播冬麦区向相邻地区传播的菌源量;铲除海拔1400m以上地区的冬、春麦自生麦苗,可大大减少越夏菌源和早播地区的秋苗发病;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南方麦区注意开沟排水,合理密植,降低湿度;北方麦区则要注意灌溉。
(来源:《中国农作物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