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枝小蠹虫(Xyleborus fornicatus Eichhoff),别名茶材小蠹,属鞘翅目小蠹科,是南方茶区枝干钻蛀性害虫之一。在我国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台湾等地。在国外分布于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成、幼虫蛀害茶树枝干,茎外呈现许多小圆孔,导致树势衰退,枝干枯竭断折。为害作物包括茶树、橡胶、咖啡、荔枝、柳、樟等。
二、形态特征
成虫:圆筒形,体长为2.0〜2.4mm,褐至黑褐色,有光泽。头半球形,位于前胸下,触角短锤形,弯曲。前胸发达,背板宽略大于长,前部多粒突。鞘翅长为前胸长的1.6倍,两侧缘前3/4平行,后1/4 作弧形后收。翅面沟浅,刻点较密,各沟纵列刻点上有一绒毛。前足胫节外侧齿状。
卵:球形,乳白色。
幼虫:头黄白色,体白色,肥而多皱,成长幼虫体长为3〜4mm。
蛹:椭圆形,长约2mm,白色。
茶枝小蠹虫喜干燥畏潮湿,干旱季节适于其发生。海拔为400〜500m的地区,1代经过50d左右,其中卵期8d,幼虫期18d,蛹期9d,产卵前期12d。一般8:00〜17:00为活动时间,飞行速度为0.3〜0.6m/s,连续飞行最长时间为24min。全年365d中只有3d时间在自然空间,其余时间均在茶树枝干中生活。
温度是影响茶枝小蠹虫生长发育最重要的因素,该虫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30℃,当温度低于15℃时,无法生长存活。生长各阶段发育的起始温度分别为:卵(15.7±0.5)℃,幼虫(15.8±0.8)℃,蛹(14.3±1.4)℃;有效积温分别为:卵(70±4.4)℃,幼虫(95±8.5)℃,蛹(72±5.1)℃。
雌成虫羽化后在原处等待雄成虫,交尾后爬出蛀孔,移至离地50cm以下的主干或1〜2级分枝上(尤喜10〜12mm直径的茶枝),咬开皮层钻入木质部产卵繁殖。蛀孔多在休眠芽下方,孔径约2mm。蛀道弯曲或呈环形规则。虫口多时蛀道交错,但都不触及形成层。雌虫产卵于新蛀道底部,等待老熟后即在蛀道内化蛹,孔口常堆积有米黄色灯芯状圆柱形粪屑。一般一孔一雌,也有一孔2〜5头雌虫的,甚至不同虫态同在一个蛀道内。
四、发生规律
茶枝小蠹虫在斯里兰卡一般于海拔150〜1300m的茶园里发生。在海南1年发生3〜4代,重叠发生。每年1〜2月、4〜6月形成成虫为害高峰。闷热天气成虫常伏于孔口透气,若孔口有水珠,即以木屑顶出水珠,保持虫道通气。雨天湿度大,孔内不适,常致成虫飞出,因而在雨季常为害较轻。
茶枝小蠹虫的发育与茶树枝干中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关系密切。α-菠菜甾醇是一种影响茶枝小蠹虫幼虫蜕皮发育功能的蜕皮激素,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缺乏α-菠菜甾醇,茶枝小蠹虫就不能正常生长(Cranham,1966)。斯里兰卡的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茶枝小蠹虫只能利用游离态的α-菠菜甾醇,如果与其他化合物相结合而成为结合态的α-菠菜甾醇,茶枝小蠹虫便不能利用(Kumar et al.,1995)。在此基础上,研究出在土壤中每株茶树的根际放入一颗醋酸铅胶囊,茶树会吸收醋酸铅,在枝干中醋酸铅和α-菠菜甾醇相结合形成结合态的α-菠菜甾醇,这样在茶树枝干中的茶枝小蠹虫便会因缺乏α-菠菜甾醇而死亡,用很低的成本达到防治的目的(Hewavitharanage et al.,1999)。
五、防治技术
(一)农业防治
沿主干分枝处剪除虫枝,剪除萎凋枝梢,捕杀成虫。茶园铺草防旱,改善灌溉条件,增施有机肥与磷、钾肥,通过水肥管理,增强树势与抗性,引进抗性品种。施肥时每丛茶树根际施用醋酸铅1g,吸入茶丛内部后可与茶树体内的α-菠菜甾醇相结合,使得在枝条内的茶枝小蠹虫的幼虫不能正常蜕皮化蛹,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二)化学防治
成虫发生期喷施2.5%溴氰菊酯乳油4000〜6000倍液(合每667m215〜25mL,安全间隔期5d)于茶树主干和骨干枝,达到触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