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纹疏广蜡蝉(Euricania fascialis Walker,异名:Flatoides fascialis Melichar)别名带纹广翅蜡蝉,属半翅目广蜡蝉科。
在我国,带纹疏广蜡蝉主要在长江流域及长江流域以南发生为害,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杭州)、江苏(南京、苏州)、安徽、河北、上海、北京等省份;在国外,主要分布于日本(大阪)、缅甸、印度。
带纹疏广蜡蝉以成、若虫聚集在茶树嫩梢与叶背吸食汁液,致树梢、叶片营养不良,叶片褪绿发黄,枝叶枯死,严重影响树势及茶叶产量,雌成虫产卵还能破坏寄主植物组织,伤口可导致病原菌侵入,排泄物还能诱发煤污病,造成二次为害。除茶树外,该虫还能为害桑、柑橘、洋槐等植物。该虫在一般年份发生量少,为害所造成损失也较轻。
二、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为6〜6.5mm,翅展为20〜22mm。头短而宽于前胸,栗褐色,前胸与中胸栗褐色,后胸为黄褐色至褐色,唇基侧缘无脊线。前翅透明,翅周缘均为褐色宽带;在前缘褐色宽带上,于中部和外方1/4处各有1黄褐色四边形斑纹将宽带割成3段;前翅爪片脉上无粒突,前缘横脉不分叉。后翅无色透明,翅脉褐色,外缘和后缘有褐色宽带。后足胫外侧有2个刺。
卵:两端稍尖,白色,透明,有光泽,孵化时呈暗黄褐色。
若虫:长为1.0〜5mm,虫体呈盾形,初孵若虫白色,老熟若虫暗灰色,腹部末端见白色束状蜡丝,其长度随虫龄增长。
带纹疏广蜡蝉1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卵直线排列于寄主植物嫩梢和叶背中脉处,具有白色絮状物覆盖。卵期10个月左右,于春季孵化,孵化时间集中在晚上。若虫期1〜2个月。若虫具有群居性,善爬行,腹部末端具有蜡丝,若虫后期体背被蜡丝覆盖。若虫稍受惊时,作孔雀开屏状,横行斜行。惊动过大则跳跃。成虫历期约1个月。成虫具有趋阴性和群居性,善跳跃,飞翔力较弱,夏季为羽化高峰期。若虫、成虫群聚在叶片背面刺吸为害,造成叶片发黄、枯死。具有趋黄色性。
四、发生规律
(一)虫口数量
带纹疏广蜡蝉虫口数量主要与春季温度、湿度、光照有关,其中温度是决定性因素。
(二)环境条件
带纹疏广蜡蝉发生量与茶园小气候有关,茶园遮阴、湿度大,带纹疏广蜡蝉发生严重,同时发生量与地理位置有关,同一坡地,下坡比上坡发生严重。周围有其他寄主植物的发生严重。
(三)天敌
蜡蝉的天敌很多,主要有鸟类、蜘蛛、瓢虫、草蛉等,山区鸟类对蜡蝉成虫控制作用较大。
五、防治技术
参考眼斑宽广蜡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