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藻斑病又称白藻病,是茶树上一种发生较为普遍的叶部病害。一般多发生在荫蔽、通风不良的茶树下部老叶上。我国各茶区均有分布,除为害茶树外,还为害柑橘、玉兰、冬青、梧桐、山茶和油茶等。
二、症状
茶藻斑病在叶片正反面均可表现症状,以叶正面发生为主。病叶初生黄褐色针尖状小圆斑,开始为近 “十”字形状,后向四周扩展,呈放射状,病部稍隆起,可见灰褐色至黄褐色毛毡状物,边缘不整齐,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为0.5〜1.0mm。后期病斑呈暗褐色,表面光滑,有纤维状纹理,边缘不整齐。
茶藻斑病病原为头饱藻(又称寄生性红锈藻)(CephaLeuros Kunze),属绿藻门头孢藻属。病部的毛毡物是藻类的营养体,呈叉状分枝,在其上可长出孢囊梗和游走孢子囊。孢子囊梗长为270〜450;zm,顶端膨大,其上生有8〜 12个小梗,每小梗顶端各生一个卵形的游走孢子囊。游走孢子囊大小为(14.5〜20.3) MmX (17-23.5) 成熟后遇水湿即溢出许多游走孢子。游走孢子椭圆形,具双鞭毛,可在水中游动。据荷兰科学家 Joubest & Rijkenberg (1971)在印度尼西亚进行的研究结果认为,茶藻斑病和茶红锈藻病的病原是同一种藻的两个型。我国科学家则普遍认同茶藻斑病和茶红锈藻病为两种病原,主要是根据孢囊梗和孢子囊的大小不同: C. vi re sc ens孢囊梗长,但孢子囊较小;而 C. parasiticus ®囊梗短,但孢子囊较大。
四、 病害循环
病原藻以营养体在病叶组织上越冬,翌年春季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可产生游走孢子,随风雨传播侵害茶树叶片,在叶片表皮再抽出孢囊梗和孢子囊,散出游走孢子进行再侵染,继续扩大为害。
五、 流行规律
该病的病原是一种寄生性很弱的寄生植物,通常只能为害生长衰弱的茶丛。潮湿的环境条件有利于孢囊梗的形成、脱落、传播和发芽,因此发病较重;土壤瘠薄、缺肥、 干旱、管理不良的茶园,发病也较重。
六、防治技术
(一)农业措施
1. 控制茶园湿度建立新茶园时要注意选择高燥地块;雨后或地下水位高时,要注意开沟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2. 搞好茶园栽培管理 及时疏除徒长枝和病枝,改善茶园通风透光条件;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茶树抗病力,可减少该病的发生。
(二)化学防治
发病较重的茶园,可在釆茶结束后,喷施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或0.2%硫酸铜液加 0. 1%洗衣粉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