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腐叶枯初期在叶片上产生褪绿斑点,后发展成椭圆形或梭形褐色斑,病斑小而多,常连片。湿度大时病斑周围有水渍状晕圈,病斑上产生橄榄色霉层。一般发生早而普遍,分布于全省各麦区。
雪霉叶枯多发生在上部叶和叶鞘上,病斑较大,暗绿色,水渍状,扩展快,3〜5天即可形成与叶片同宽的大斑,并沿叶片纵轴发展,导致叶片枯死。该病在河南省各麦区均有分布,而以西部山区最重。
交链孢叶枯(Alternariasp.)在叶上病斑较小,椭圆形,浅黄褐色,空气潮湿时病斑上产生暗色霉层。该病原菌腐生性较强,一般是螃虫为害后或其他病害侵染后作为次生致病菌为害,在各麦区均有分布。
这几种叶枯均由非专性寄生菌引起,病菌可以在种子内外、 病残体上和自生麦苗上越夏,引起秋苗初侵染。小麦发病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或雨水传播,引起再侵染。这些叶枯病单独或混合发生,一般减产10%左右,重病田可减产30%以上,且使小麦品质变坏。
1. 农业防治
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避免选用春性过强的品种,适期晚播,精量播种,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自身抗病能力,均可减轻叶枯病为害。
2. 药剂防治
对于造成苗期为害的可釆用药剂拌种,用12.5%烯哩醇 (速保利)按种重0.03%拌种,或粉锈宁按种重0. 03%有效成分拌种,可有效控制苗期为害,且对成株期叶枯病也有减轻作用。田间喷雾防治的适期在小麦抽穗至扬花期,方法为:25%敌力脱乳油每亩100mL, 20%三哩酮乳油每亩有效成分10〜20g,多菌灵每亩有效成分50〜70g喷雾,对根腐叶枯和雪霉叶枯防效显著。不同药剂复配如20%三哇酮每亩30mL + 25%多菌灵每亩120g,或每亩25%敌力脱25mL+25%多菌灵120g喷雾,均可提高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