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囊蓑蛾(Chalioides kondomis Kondo)又名白囊袋蛾、棉条蓑蛾,属鳞翅目蓑蛾科。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福建、台湾、湖南、湖北、广东、四川、云南、贵州等省。除茶树外,还为害油茶、柑橘、乌柏、枇杷、柿、枣、梅、白杨、枫杨、刺槐、油桐、柳、榆、松、柏等树木。主要以幼虫咬食叶片成洞孔,发生为害较零星分散,“发虫中心”不如其他蓑蛾明显。
二、形态特征
成虫:雄成虫体长为8〜11mm,翅展为18〜20mm,体淡褐色,体末黑色,全体密布白色长毛,前、后翅均透明无色,后翅基部被有白毛。雌成虫体长9〜14mm,黄白色,蛆状,无翅。
卵:黄白色,椭圆形,长径约0.4mm。
幼虫:头部为黄褐色,有黑色斑点,体浅褐色,中、后胸背板由中线分为2块,其上有深色点纹,腹部各节也有排列规则的深褐色点纹,臀板深黄褐色。成长后体长约30mm。
蛹:雄蛹赤褐色,翅芽明显。雌蛹蛆状,赤褐色。
护囊:末龄幼虫的护囊长为30〜40mm,细长,灰白色,囊质地较软而紧密,全系丝缀成,囊外无枝叶贴附。
每年发生1代,以低龄幼虫在茶树上护囊内越冬。翌年春天气温回升后继续取食为害。在安徽合肥,卵、幼虫、蛹、成虫发生期分别在7月中旬至9月上旬、8月上旬至翌年7月上旬、6月下旬至8月下旬、7月中旬至9月上旬。天敌主要有狭颊寄蝇(Carcelia sp. )。
四、防治技术
参照茶蓑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