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花叶病的病原物
时间:2022-08-02 08:46:05 来源:未知 点击:次
病原物为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pirus , SMV),马铃薯Y病毒科(Potyviridae) 马铃薯Y病毒属(Potyv/g)成员。
SMV粒体线状,分散于细胞质及细胞核中(图10- 7)。
钝化温度为60〜70°C,稀释限点10一5,体外存活 期4〜5d。病毒在pH6.0时最稳定,在pH4. 0以下或 9.0以上时易失活。25〜33C条件下,干燥豆叶中的病毒其侵染力可保持7d,种子中的病毒可保持侵染力2a 以上。感染2〜3周后的病叶细胞内可产生风轮状内含体。SMV的自然寄主范围较窄,只有大豆及其他几种豆科植物。人工接种时,在大豆、望江南、刀豆、猪屎豆、镰状扁豆、托叶胡枝子、条纹胡枝子、白花羽扇豆、黄花羽扇豆、长序菜豆、利马豆、黑色菜豆、菜豆、大豆花叶病毒果田菁、绒毛薫豆、蓝花胡芦巴、胡芦巴和蚕豆等寄主 (引自J.P.Ross)上可引起系统侵染;在花生、黄茂、免色藜、白色藜、昆诺藜、瓜尔豆、双花扁豆、白花扁豆、 硬毛木蓝、长序菜豆、利马豆、菜豆、绿豆、5E豆、长亜豆、豌豆和千日红等寄主上能引起局部侵染;在窄叶羽扇豆、欧洲百脉根、菜豆、克里夫兰烟和芝麻等寄主上无症状带毒。
大豆花叶病毒存在不同株系,我国初步鉴定出6个株系,即Sa(南京重花叶)、Sb(南京轻 花叶)、Sc(南京黄斑叶脉坏死)、Sd(东北黄斑花叶)、Se(南京螃传顶枯)和S(东北顶枯), 以Sa和Sb分布较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