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稻抗病性 一般糯稻抗病性最强,粳稻次之,粧稻最弱。但釉稻中也有抗病性强的品种。同一品种不同生育期抗病性也有差异,通常分藥期前较抗病,孕穗期和抽穗期最感病。
(1) 抗病机制:植株叶面较窄、挺直不披的品种抗病性较强;稻株叶片水孔数目多的较感病。这些差异常被认为是品种的机械感病性。此外,稻株体内营养状况也是影响水稻抗病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感病品种植株体内的总氮量尤其是游离氨基酸含量高,还原性糖含量低,碳氮比小,多元酚类物质少;而抗病品种则相反。
植株由无致病力菌株所引起的抗病反应对后来侵入的有致病力的菌株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当抗病品种受无致病力菌株侵入后,维管束中产生黏质物包围和抑制病菌的生长,使其不能正常繁殖,且在形态上显著改变,处于死亡状态,受侵稻株不显现症状。但感病品种受有致病力的菌株侵入后,在一段时间内维管束内无黏质物的产生,病菌可正常繁殖,仅在感染后期菌量大量增加后才开始产生黏质物,受侵稻株表现症状。同时还发现稻株先受无致病力菌株侵入后,再感染有致病力菌株时,病菌也受到维管束黏质物的抑制,虽可呈现症状,但病斑的扩展受到明显抑制。推测这种黏质物可能是病菌和寄主相互作用的产物。
(2)抗病性遗传:水稻品种对白叶枯病的抗性受不同的抗病基因所控制。现已鉴定出Xq26等23个主效抗病基因,其中多数为显性,少数为隐性或不完全隐性。在已鉴定的抗源品种中,有171个含Xa4,85个含Xa5,4个含Xa6。抗病品种大多为小种专化抗病品种。除主效基因外,可能还存在由微效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抗病性,如IR20、IR30和IR36等兼具小种专化和非小种专化两类抗病性。
3. 耕作制度与栽培管理 耕作制度对白叶枯病的流行有重要影响。一般以中稻为主的地区和早稻、中稻、晚稻混栽的地区病害易于流行,而纯双季稻区病害发生轻。
氮肥施用过多或过退,或绿肥埋青过多,均可由于秧苗生长过旺而致使稻株体内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抗病力减弱。同时造成郁闭、高湿等适于发病的小气候,加重发病。深水灌溉或稻株受淹既有利于病菌的传播和侵入,也由于植株体内呼吸基质大量消耗,分解作用大于专成作用,可溶性氮含量增加而降低抗病性,加重发病。田水漫灌、串灌可促使病害扩展与蔓延。